利用TFN RMT系列手持式频谱分析仪快速定位干扰源
无线通信系统因为经常共享或重复使用频谱,所以容易受到干扰。干扰产生的原因有多种,但我们重点关注由正常运行或故障的无线系统引起的干扰。无线通信系统内的干扰通常来自:信号相互干扰、操作系统组件(例如故障发射器)或通信系统本身干扰敏感设备。由于所有无线通信系统都容易受到干扰,因此快速准确地测量无线系统内或周围的频谱对于恢复无线系统完整性至关重要。本文向大家介绍使用手持式频谱分析仪测量和定位无线干扰的步骤和技术:
首先,我们先明确干扰信号的类型:
· 根据频段划分,我们将干扰信号划分为:上行干扰 & 下行干扰
当非预期的信号在基站与移动终端通信过程中,影响基站的接收机(上行)或发射机(下行)时形成的干扰
· 根据频点划分,我们将干扰信号划分为:同频干扰 & 非同频干扰 & 移动通信间干扰
同频干扰:
是指所有落到接收机通带内的与有用信号频率相同的无用信号的干扰,亦称同信道干扰。
非同频干扰主要包括以下类型:
邻频干扰:邻频干扰指来自所使用信号频率相邻频率的信号干扰。
互调干扰:当两个以上不同频率信号作用于一非线性电路时,将互相调制产生新频率信号输出,如果该频率正好落在接收机工作信道带宽内,则构成对该接收机的干扰,成为互调干扰。
阻塞干扰:当频带外干扰信号强到一定程度,接收功率超过接收动态允许的最大功率电平时,会导致接收机饱和阻塞,从而影响系统的接收性能,这类干扰称为阻塞干扰。
杂散干扰:由于发射杂散产生的干扰称为杂散干扰。
移动通信间干扰主要包括以下类型:
带内干扰: CDMA发射信号直接或通过交调等方式间接作为带内噪声作用于GSM接收机上,造成GSM接收机灵敏度下降。
带外干扰: 当带外干扰强到一定程度时,会导致接收机饱和阻塞,从而影响GSM系统的接收性能。
工程师通常会用频谱分析仪快速定位干扰源,TFN的RMT系列手持式频谱分析仪能够准确且方便测量干扰信号的位置、状态、幅度和功率,下面我们介绍TFN RMT系列手持式频谱分析仪如何快速定位干扰源。
步骤1. 初步扫描:使用TFN RMT系列手持式频谱分析仪对频带进行初步扫描,以找到干扰信号的频率范围。设置合适的扫频范围和分辨率带宽,以确保能够看到所有潜在的干扰信号。
步骤2. 确定中心频率和带宽:一旦找到干扰信号的频率,确定该信号的中心频率和带宽。可以使用频谱分析仪自动找到峰值频率。
步骤3. 降低带宽和增益:逐步降低频谱分析仪的分辨率带宽和视频带宽以更清晰地观察干扰信号。同时,适当调整输入增益以避免信号过载。
步骤4. 使用定向天线:使用定向天线连接到频谱分析仪,从不同方向接收信号,以找到干扰源的方向。通过旋转天线并观察信号强度的变化,可以判断干扰源的大致方向。
步骤5. 巡回测量:沿着可能的方向进行多点测量。携带频谱分析仪和定向天线在不同的地点进行测量,记录每一点的信号强度。
步骤6. 三角定位:利用多点测量的数据,通过三角测量法确定干扰源的具体位置。选取至少三个测量点,通过画等强度线或使用更高级的定位算法,可以精确确定干扰源的位置。
步骤7. 最终确认:接近预估位置,使用更小的天线和更短的测量距离以确认干扰源的具体位置。
步骤8. 环境检查:在确认干扰源的位置后,检查周围的环境以确定干扰的源头,可能是电子设备、非法发送器或者其他来源。
如图所示:
红色表示最大值,蓝色表示当前值。
图中各小图中黄色线代表正常的信号强度,当前值为最大值时,此时测向天线的方向即为信号源的方向。
图中干扰信号方向大概是190-260度。
鉴于对无线通信系统的正常运行造成干扰和阻碍的干扰源非常多的情况,TFN RMT系列手持式频谱分析仪在定位干扰源方面可以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款仪器能够快速确认无线干扰是否存在以及干扰的类型,结合使用定向天线还可精确确定干扰源的位置。根据测量数据,用户能够修正或者清除干扰源,使通信系统恢复到最佳的运行水平。
TFN RMT系列手持式频谱分析仪有多个频段的型号供您选择,干扰定位&分析功能在所有型号中均为标配选项。
· RMT714A (频率范围:5KHz-4.5GHz)
· RMT716A (频率范围:5KHz-6.32GHz)
· RMT717A (频率范围:5KHz-7.5GHz)
· RMT719A (频率范围:5KHz-9GHz)
· RMT720A (频率范围:5KHz-20GHz)
· RMT740A (频率范围:5KHz-40GH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