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and information 新闻资讯

超声波探伤仪与涡流探伤仪的区别

在无损检测领域,超声波探伤仪和涡流探伤仪是两种常用的技术设备,它们各自具有独特的原理和广泛的应用场景。本文将从原理、用途以及分类三个方面详细探讨这两种探伤仪的区别。

1.jpg

一、原理不同

超声波探伤仪:利用超声波在材料中的传播特性来检测材料内部的缺陷。当超声波束从探头进入金属材料内部时,遇到缺陷(如裂纹、气孔、夹杂等)或零件底面时,会发生反射,形成反射波。这些反射波被探头接收后,在荧光屏上形成脉冲波形。检测人员根据这些波形来判断缺陷的位置和大小。超声波探伤仪的工作原理主要基于穿透法、脉冲反射法和串列法等,通过测量超声波的传播速度、反射时间和波形特征来评估材料的完整性和性能。

涡流探伤仪:基于涡流检测原理,通过激磁线圈在导电构件内产生涡电流,并借助探测线圈测定涡电流的变化量,从而获得构件缺陷的有关信息。涡流检测是一种电磁感应现象,当交流电通过导体时,会在导体内部及周围空间产生交变磁场,进而在导体内部产生涡流。当导体表面或近表面存在缺陷时,涡流的强度和分布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可以通过探测线圈来检测,并据此判断缺陷的存在。

二、用途不同

超声波探伤仪:其广泛的适用性备受青睐。它既可以用于实验室环境,也可以用于野外工程现场,能够快速、便捷、无损伤、准确地对金属材料及非金属材料进行内部缺陷的检测、定位、评估和诊断。在科研、电力、石化、冶金、铸造、汽车、机械、军工、钢结构、锅炉、管道、压力容器、航空航天、铁路交通等众多领域,超声波探伤仪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检测范围广泛,包括金属材料内部的气孔、砂眼、夹杂、折叠、裂纹、焊缝的未熔合和未焊透等多种缺陷。

涡流探伤仪:主要适用于导电材料的表面或近表面缺陷检测。由于其检测速度快、灵敏度高,且不需要直接接触被测物,因此在军工、航空、铁路、工矿企业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涡流探伤仪特别适用于检测金属管、棒、线、丝、型材等材料的表面裂纹、暗缝、夹渣和开口裂纹等缺陷。然而,涡流探伤仪对于形状复杂的构件检测较为不便,且不适用于非导电材料的检测。

image.png

三、分类不同

超声波探伤仪:根据功能和应用场景的不同,可分为多种类型。例如,数字式超声波探伤仪通常具有自动校准、自由切换标尺等功能,能够实时显示定量值,并具备大容量、高性能锂电池,便于现场操作。此外,根据图像处理方法的不同,超声波探伤仪还可分为A型显示、M型显示、B型显示等多种类型,每种类型都有其特定的应用场景和优势。

涡流探伤仪:虽然也有多种型号和规格,但其分类主要基于检测原理和结构特点。涡流探伤仪一般由振荡器、探头线圈、信号检波装置、测量比较电路、信号处理报警显示及电源等几部分组成。这些组成部分共同协作,实现对导电材料表面或近表面缺陷的检测。

因此,超声波探伤仪和涡流探伤仪在原理、用途和分类等方面存在显著区别。选择哪种探伤仪取决于具体的检测需求和材料特性。在实际应用中,检测人员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探伤仪,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